来源:科学Sciences(ID:乐鱼app下载地址SciencesPub),秦陇纪10汇编
目录
一、西方对中国禁运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背景
1. leyu 1 《美国出口控制体系概述》(Overview of U.S. Export Control System)
2.2 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控制》(Control of sensitive dual-use goods and technologies)
二、西方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概述
2.1 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西方条约和案例
2.2 对中国禁运的X波段雷达
2.3 对中国禁运的TI(德州仪器)芯片
2.4 对中国禁运的光刻机
2.5 对中国禁运的工作站
2.6 对中国禁运的超级计算机
2.7 对中国禁运的CCD模块
2.8 对中国禁运的五轴加工中心
三、西方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还能持续十年吗?
随着中国半导体海外并购次次被否决、核心芯片禁止中国采购,国人逐渐明白西方国家对核心尖端技术是强力保护和限制普世化的。受冷战思维影响,对中国敏感技术的出口限制早就存在西方大国集体协议,在高尖端技术方面守口如瓶、列单限制。本文概述当中都包括了哪些设备和技术,内容来自知乎、网站、报告等媒体。
一、西方对中国禁运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背景
1.1 《美国出口控制体系概述》(Overview of U.S. Export Control System)
开篇写到:美国政府控制敏感设备、软件技术的出口,作为一种提升国家安全利益和外交政策目标的手段。通过我们的出口控制体系,美国政府可以有效:
国家安全层面限制访问和提供最敏感的美国技术和武器;
促进地区稳定;
考虑到人权注意事项;
防止武器和技术的扩散,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的最终用户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者;
遵守国际承诺,即防扩散机制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联合国安理会1540号决议。
建立单一授权代理Building A Single Licensing Agency[1]。
2.2 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控制》(Control of sensitive dual-use goods and technologies)
《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控制》内容[2]:
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控制Control of dual-use goods and technologies
瓦森纳协定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澳大利亚集团The Australia Group
核供应国集团(NSG)The Nuclear Suppliers Group (NSG)
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The 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 (MTCR)
《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控制》末尾写到[3]:
MTCR伙伴名单:阿根廷(1993)、澳大利亚(1990)、奥地利(1991)、比利时(1990)、保加利亚(2004)、巴西(1995)、加拿大(1987)、捷克共和国(1998)、丹麦(1990)、芬兰(1991)、法国(1987)、德国(1987),希腊(1992)、匈牙利(1993)、冰岛(1993)、爱尔兰(1992)、意大利(1987)、日本(1987)、卢森堡(1990)、荷兰(1990)、新西兰(1991)、挪威(1990)、波兰(1998)、葡萄牙(1992),公众对韩国(2001)、俄罗斯联邦(1995)、南非(1995)、西班牙(1990)、瑞典(1991)、瑞士(1992)、土耳其(1997)、乌克兰(1998)、英国(1987),美利坚合众国(1987)。
进一步的信息可查阅网站:双用途产品和技术(法语),Portail de l’Industrie : biens et technologies à double usage (in French),LA海关会通知(法语)La douane vous informe (in French),瓦塞纳整理(瓦城)网站Wassenaar Arrangement (WA) website,澳大利亚组(AG)的网站Australia Group (AG) website,核供应国集团(NSG)的网站Nuclear Suppliers Group (NSG) website,MTCR的网站MTCR website,两用物项受到欧盟出口控制清单(理事会条例(EC)428 / 2009)List of dual-use items subject to European Union export controls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428/2009)。
(原网站更新时间:2014年12月)
二、西方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概述
2.1 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西方条约和案例[4]
掌握并超越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技术,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大问题,单每年进口的计算机、手机芯片就要花2千亿美金,相当于每人为祖国在芯片一个方面的无能和无奈,付年费2500元/年,且看不到尽头。
在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法律基础是1996年签订的《瓦森纳协议》(Wassenaar Arrangement),包含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甚至俄罗斯!)这个协议是一份管制物品清单,里面包含具体物项以及技术标准。它会管制协定成员国国对非协定成员国出口清单上面列出的军事物资以及两用物品,这个两用物品的定义十分宽泛,分为三种等级:普通两用物项(Dual use),敏感物项 (Sensitive List) 和极敏感物项(Very Sensitive List)。每个国家对于不同等级的物项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举法国为例[1]:
一般的两用物项与敏感物项,出口需要法国经济部两用物项管制办公室(法语缩写SBDU)批准
极敏感物项,要送至法国外交部下属的两用物项部际委员会(法语缩写的MAEDI)批准对于上述三种物项办理出口的申请,每年至少向瓦尔纳协议委员会总部提交一份具体清单。
美国的话管理起来更加繁琐复杂,对于管制物品的清单分为三套系统:商业管制目录(Commerce Control List, 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nited States Munitions List,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Controls,NRCC)。三套管制目录的由不同的机构负责制定并实行出口管制。
美国的商用管制目录(CCL)包含下列内容[2]:
《瓦森纳条约》中的所有两用物项
核供应国集团(NSG)控制清单下核有关的所有两用物项(Part 2)
导弹科技管制建制(MTCR)控制清单下的所有两用物项
化学武器前体、生物组织与毒素
美国外交部颁发的其它原因的控制清单物资(反恐、防止犯罪、武器控制、区域稳定控制、联合国制裁...)
对于特定组织及个人,实施总体管制(Catch-all controls),所有上述未列入的物品均予以管制
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则以管制防务用品(Defense Article)为主。这里关于防务用品定义是(两者符合一条即可):
为军事应用而专门设计、开发、配置、调整或修改的物品,且不具有主要的民用应用,以及不具有等效的民用应用产品的性能(性能可与形状、尺寸及功能定义)
为军事应用而专门设计、开发、配置、调整或修改的物品,并且具有显著的军事或情报方面实用性,使得立法控制是必要的
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管理所有与核武直接相关的设施与和材料的出口,诸如核供应国集团(NSG)控制清单下的Part 1
那么到底什么是瓦森纳协议清单上包含的“两用物资”呢?实际上,这个条约把管制的物资分为九个大类,每一个类别下都有明确的具体应用分类。
特种材料与相关设备
材料加工
电子设备
计算机设备
通讯与信息安全
传感器与激光器
导航与航空电子设备
船舶类
航空航天与推进器
有些分类中,同样的物品会根据技术特性分为普通两用物项,敏感物项和极敏感物项三个等级。
举个例子:
两用物资清单第五类第1部分(通讯方面)A类(系统、设备与部件)b项:
1. 无缆通讯系统、设备、部件及配件符合以下任何特征:
a. 载频在20~60 kHz范围以外
b. 使用任何低于30kHz的载频
c. 使用电磁波射束控制 (Beam Steering)技术,或d
d. 在“局域网”使用激光或发光二极管(LED),输出波长在400~700nm范围之内。
2. 在1.5 MHz至87.5 MHz频率工作的无线电设备,并具有以下全部功能:
a.自动预测、选择工作频率与改变每个信道的“总数字传输速率”以优化传输,以及;
b.结合一个线性功率放大器,在发射部分多路复用,在1.5~30 MHz功率大于1千瓦,30~88.5 MHz功率大于250瓦,且一个倍频内的"瞬时带宽"总谐波失真小于-80dB
3. 采用“扩频”技术的无线电设备,包含“跳频”技术,不在5.A.1.b.4规定之内,但具有以下所有特点:
a. 用户可编程代码
b. 总传输带宽是目前小于50kHz单信道任何传输方式的100倍及以上
注:5.A.1.b.3. 不包含输出功率在1瓦以内的设备,或民用蜂窝数据网设备及民用卫星传输设备
4. 采用超宽带调制工作方式的无线电设备,且具有用户可编程信道码、信道扰码或网络识别码,并具有以下任何特征:
a. 带宽大于500 MHz,或
b. 分数带宽大于20%
5. 具有以下所有特性的数字控制无线电接收机:
a. 具有1000个以上信道
b.信道切换切换时间小于1毫秒
c.自动搜索或扫描部分工作频段
d.能够识别接收的信号或信号发射机的种类
注:5.A.1.b.5不包含民用的蜂窝移动通讯设备
6.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供“语音编码”输出的设备,且传输速率小于 700bit/s
注: 5.A.1.b.6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处理连续的语音输出
简单分析一下:
第1项是针对海底数据传输(海洋监测、反潜...)的设备,
第2项是短波频率的抗干扰电台或主动干扰装置;
第3项是宽带跳频电台;
第4项是超带宽收发信机;
第5项是可以是特殊的集群通讯系统、电子识别吊舱或超高带宽实时频谱仪;
第6项是窄带数字语音通讯系统,可能可以用于卫星通讯、高度压缩的保密通讯设备上。
这六项内容里,1、2、4、6属于一般的两用物项;3、5属于敏感物项;具有某些技术特征(被省略)的5是极敏感物项。
借着知乎这个问题,简单阐述一下西方对华禁止出口的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发展脉络。首先需要说的就是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Control) ,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
巴统是冷战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纠集起来的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的不仅有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总数共约30个。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加上巴统的禁运措施与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形势也不相适应,一些西方国家又把巴统作为相互进行贸易战的工具。巴统会员国的高级官员1993年11月在荷兰举行会议,一致认为巴统“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
巴统的一个典型事件就是东芝事件。1983年,苏联从日本进口用于大型螺旋桨空间曲面加工的五轴联动铣床,该设备可用于加工军用舰艇的螺旋桨,可大大减少舰艇的噪音,增加潜艇隐蔽性,以至于美国的声呐无法侦测到苏联潜艇的动向。这种机床属于巴统规定的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战略物质。
因此,在1987年,,美国人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警视厅对东芝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查获了全部有关秘密资料,并逮捕了涉案人员。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美国朝野群情激愤,再三谴责日本,并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制裁。
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也是不断打破国外垄断。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1999年首次展出。随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带动,我国面向航空航天、军工、船舶等高端领域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取得突破,多种结构的国产五轴联动及复合加工机床实现了在用户生产现场的小批量应用。2013年,中国五轴数控机床出口德国就是中国机床制造打破西方垄断的一个体现。
虽然巴统在1994年解散了,但是1996年,西方又搞出了个瓦森纳协定 。
《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 (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目前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40个成员国。尽管“瓦森纳安排”规定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发放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许可证,并在自愿基础上向“安排”其他乐鱼体育成员国通报有关信息。但“安排”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控制。当“瓦森纳安排” 某一国家拟向中国出口某项高技术时,美国甚至直接出面干涉。如2004年,捷克拟向中国出口“无源雷达设备”时,美便向捷克施加压力,迫使捷克停止这项交易。
中国的DWL002无源雷达就是突破美国封锁自行研制出来的。资料显示,DWL002无源雷达探测系统,主要用于防空和海岸监视,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对机载、舰载和地面辐射源进行探测和定位,并实时显示目标轨迹。该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由于整个雷达系统可实现全空域覆盖,并可实时、精确地定位与跟踪,具备信号分析与识别能力。所以,基本可以做到“500公里内无死角”。
2.2 对中国禁运的X波段雷达[5]
最近不是萨德(THAAD)很火么?我们来看看X波段雷达用了什么:
1、CREE的GaN-on-SiC的高电子迁移管子HEMT,用于X波段的,禁运;
2、Vectron军用晶振,国内现在主要是拆机货在市场上流通;
3、Mimix Broadband(now M/A Com)的GaAs器件和MMIC,用在TR组件上的,禁运;
4、E2V高性能成像EMCCD,禁运;
5、Analog Device的高速高精度AD和DA,常年禁运项目。
(其他的想起来再写吧)
在这个领域,禁运是很普遍的,鄙组做了一个平台本来想买到国内去,奈何上面使用的芯片都是禁运的。貌似这个频率的商用设备也还没有开放出口。
2.3 对中国禁运的TI(德州仪器)芯片[6]
遇到过一款TI(德州仪器)芯片,耐175°高温,依照巴黎统筹委员会(现在变成《瓦森纳协议》)规定,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售,结果发现一些的顶级芯片和一些制造集成电路的必要工具光刻机对中国禁运。这个禁运名单很有意思,每当中国能造出来一个它就去掉一个。
Intel、三星、台积电、TI microchip芯片企业都利润惊人,TI的AE说去年TI赚了快9个billion dollar(毛利)。而Intel估计就更过分了,从AMD出的新CPU只要i7一半的价格,i7又传出要降价的消息,就能想象牙膏厂之前有多赚钱。大家知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就行了,你抢了别人垄断的生意一个月挣几千万,一定会找方法来报复你的。
芯片不同于手机和汽车,是美国的命根子之一,可以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美国经济繁荣,跟苏联的解体有关,但是也跟第三次产业革命相关,以美国主导的IT企业创造了惊人的财富,集成电路这个IT的根美国是打死都不会让的,如去年中资企业要收购德国的芯片企业被CIA插一手。中国想走现在国产手机和汽车先代工模仿后自主研发制造的道路是很难的。只能像大飞机一样靠自己,中国最近瞄上了美帝锅里最肥的两块肉 大飞机和集成电路,这两个都在万亿美元的市场,感觉大陆集成电路的想要大跃进只能靠从台积电挖人了。
2.4 对中国禁运的光刻机[7]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最关键步骤光刻中最重要的机器,作用是吧光刻板的形状投影到光刻胶上面,在只有十几纳米的图形上,干涉和衍射对图形投影影响很大,所以对光源,和镜头要求很高。这和一个国家的精密制造水平有关。
在光刻机领域中,日本的Nikon,Canon和荷兰的ASML公司基本占领了中高端市场,特别是荷兰的ASML,基本上占了高端市场的八成。一个光刻机要一亿人民币以上,目前最高端的光刻机要上亿美元。
图1 芯片制造业核心设备之一ASML光刻机
然而高端光刻机基本是不会对我国出口的,当然我国国产的光刻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端市场基本空白。
集成电路是一个集合很多高端技术的行业,目前虽然我过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差的远,还有很多技术难关要攻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引领世界先进水平,希望那天早点到来!
有人问光刻机的技术难点在哪儿,我就说说我肤浅的见解,不足地方还望各位斧正!
光刻的过程原理如下图所示,光刻机的工作在下图的第四步:
图2 涂光刻胶和掩模板示意图
上图中涂胶是涂光刻胶,对光敏感,可以与光发生反应,然后显影将发生反应的光刻胶留下或者去掉。
上图中的掩模板是根据电路设计由专业的公司制作,下图分别是掩模板的CAD图和实物图
图3 掩模版图形尺寸为纳米级别,右为实物图
掩模版上面的图形尺寸大小为纳米级别,光源透过这些极为细小的尺寸把图形投影在光刻胶上发生反应。
好了,问题来了!初中我们学过光的干涉和衍射,但是当物体尺寸远大于光的波长时光的干涉和衍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掩模版上面图形的尺寸和光源的波长接近时光的干涉和衍射能不能忽略呢?当然不能了。这个时候衍射和干涉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下图是一个对比图,左边是实际情况,右边是理想情况
图4 电路图与掩模版图形尺寸为纳米级别
那好,出现问题了怎么办呢。解决方法很多,我们只说其中一个大的方向,就是把光源的波长不断变小,所以曝光的光源选择的是紫外线,因为其波长小!
为了减小波长,我们目前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浸润法,就是将整个系统放在一种折射率较大的液体中,液体中的光波长就变成原来的波长除以折射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波长。目前市面上广泛采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光源是193纳米的紫外线,采用这种方法和其它一些方法,可以将工艺提高到14nm,嗯,很神奇!
第二种方法就是减小光的波长。90 年代后期,ASML 公司和其他一些合作伙伴开始研究后来广为人知的技术——EUV (极紫外线)光刻技术。EUV 技术是非常困难的。在使用波长近乎为X光的射线去蚀刻时,物理学知识并不能为工程师帮上多少忙。对于公司最终选择的 13.5 nm 波长射线,这种光可以轻易地被很多材料吸收。即使我们呼吸的空气也是完全的黑色,因为它也吸收了最后一点射线。所以研究团队很早就意识到,EUV 光刻机只能在真空下运行,晶圆通过一个气闸进出光刻机。
目前,ASML已经做出基于EUV光刻技术的光刻机TWINSCAN NXE:3350B。这将大大提升制造工艺,加工10纳米以下的器件轻而易举,延续摩尔定律又看到了希望!
当然这么先进的装备不会卖给中国的!
以上就是为什么光刻机这么难,不止光刻机,在制造工艺上,光刻胶,晶圆,溅射靶,显影液,光源等等都是难点,而且着仅仅是制造工艺上的,在芯片设计领域也有很多难点和垄断需要我们去打破,谁叫这么多国人想在每个领域都做世界第一呢?民心所向啊。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董事长尹志尧认为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两弹一星,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集成电路是一个集合很多高端技术的行业,目前虽然我过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差的远,还有很多技术难关要攻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引领世界先进水平,希望那天早点到来!
2.5 对中国禁运的工作站[4]
说起来也许你都不信,有些设备能够运到国内并随意出售,但还是禁止某些单位使用。
我们教研室的一台非常普通的XX牌工作站(某国外品牌),就是纯粹的塔式的那种,有一天突然坏了,这种花大钱买进来的工作站必须得有7*24的保修服务,所以一个电话打过去了,那边确认了保修年限之后让我留了地址,说明天就有人上门维修。结果第二天客服打电话过来了,说你们留的地址是北航吗?
我说是,对方显然很为难的样子,说按照我们公司规定是不允许把工作站卖给北航的,所以这个保修我们管不了。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但是对方忽然想起来什么一样,问了我一句:您是自用的还是北航学校用的?
我立马心领神会:当然是自用了,哎呀,我刚好住在北航附近,留个北航的地址也是很符合逻辑的嘛。
对方也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呀,那我们马上安排给您维修。
我:“就是这样嘛,哈哈哈……”,对方:“就是这样嘛,哈哈哈……”,电话里顿时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后来我去某所出差的时候发现那边的工作站居然也都是该品牌的。所以禁运、禁用这种事情,确实存在,但是实际效果……哈哈哈。
当然,现在联想、浪潮、中科曙光还有华为都在做工作站和服务器,而且对国内科研单位有额外的优惠,虽然本质上还是攒外国零件,但是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只能说很有意思吧。
2.6 对中国禁运的超级计算机[4]
2016年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榜单显示,排在榜首的是由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原来排第一的中国天河二号屈居第二,中国入榜的超级计算机数量达到167台,美国则是165台,其他国家168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国双第一)。
神威太湖之光与之前的超算相比,最大亮点是全部采用自主中国芯:“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Peak performance 3TFLOPS DP per chip: (每秒双精度浮点运算3x10^12次/每芯片),性能较高,与Intel的Knights Landing many core一个量级。
相关团队基于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三项全机应用入围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该奖设立30年以来,中国团队从未入围。此次,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研发的三个课题入围该奖项,占入围总数一半。
1、太湖之光,Sunway MPP,SW26010,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中国无锡,1060万个核心,93.01pf(每秒千万亿次运算)
2、天河二号,TH-IVB-FEP Cluster,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中国广州,312万个核心,33.86pf
3、泰坦,Cray XK7系统,,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17.59pf
4、红杉,IBM BlueGene/Q系统,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加州,157万个核心,16.32pf
5、Cori,Cray XC40,伯克利实验室,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NERSC),14pf
6、Oakforest-PACs,富士通Primergy CX1640 M1 cluster,日本,先进高性能计算联合中心,13.6pf
7、K Computer,SPARC64系统,70.5万个核心,日本,Riken计算科学高级研究所,10.5pf
8、Piz Daint,Cray XC30,11.6万个Xeon和英伟达核心,瑞士国家计算中心,瑞士,9.8pf
9、Mira,IBM BlueGene/Q系统,美国DOE/SC/Argonne国家实验室,78.6万个核心,8.6pf
10、Trinity,Cray CX40,美国DOE/NNSA/LANL/SNL,30.1万个核心,8.1pf
检测是由国际TOP500组织完成的,排行榜也是由该组织发布的。TOP500组织在声明中表示:“除了超级计算系统数量上的对决之外,中国和美国在Linpack性能上也表现出并驾齐驱的态势。”
美国占到全球超级计算能力总和的33.9%,排名第一;中国以33.3%的份额紧随其后。全球最大的500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总和为672pf,比去年的运算能力总和增长了60%。
IBM是超级计算机CPU的最大制造商,AMD排在第二位,但其市场份额仅为7%。上榜的所有超级计算机有96%都使用了配备英伟达GPU的核心加速器,它所占份额为60%。紧随其后的是Xeon Phi,所占份额为21%。共有206台超级计算机系统使用了Gigabit Ethernet,187台超级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是Infiniband,使用英特尔最新Omni-Path技术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数量由去年的20个增加到28个。
见不得好的美国在背地里使坏,借助与其点亮科技树的优势,决定对中国四家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禁售至强PHI计算卡,当时各种唱衰中国超算的声音不绝于耳。即便天河2号在2015年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蝉联5连冠,但因使用美国Intel公司的CPU而饱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诟病,不少人声称没有美国的CPU,天河2号要完蛋了。
网友调侃,在超级计算机领域,中国超过了美国,不过还有一个其他国家还没有超过,这真的是在中国人眼里,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中国和外国!要知道,这次的太湖之光用的是国产芯片。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自2013年诞生以来,就一直雄居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之首,这弄得美国很没面子,很不淡定,于是在2015年美国发飙了,那就是美国禁止Intel向中国发售高端服务器芯片(美国禁售CPU未能阻止中国在超级计算机上称王)。没想到,中国第二年就出自主芯片了,还是得了第一,看来深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精髓,能买也要能造,这也是国人对航空发动机的要求
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打破西方垄断的技术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要提高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会满足于跟随西方的步伐,而是追求在一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引领世界潮流。比如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射了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感谢那些为中华民族复兴而默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奉献,才有我们的阖家安康。
2.7 对中国禁运的CCD模块[4]
我从事民用航天工作,工作中所用到的进口元器件——大到CCD、FPGA、DSP芯片,小到场效应管、继电器——无一例外,都存在着被禁运的风险。项目中凡是用到的进口元器件,在申报时候都要填写“进货风险”这项。
其中大部分元器件买不到宇航级的,甚至军品级都买不到,只能买很多工业级的进行筛选。偶尔也会走一些特殊渠道,这就看当时我们和老美的关系如何了。而且买到的东西也都是天价,一片CCD模块,采购价格为十几万~一百多万RMB,拿在手里感觉沉掂掂的。
①前一阵子一个经销商来我们这,和我说我们以前用的那款场效应管已经被添加到禁运清单里了,再买只能买到替代型号。替代型号有什么区别?抗辐照指标不一样。太空环境辐射强,高等级的抗辐照能力强,不爱坏,替代型号嘛,呵呵哒。
图5 产品手册中关于禁运型号的说明
②法国有个公司,专门做航天级FPGA芯片的,来我们这宣讲,每一款产品都要特意强调一下这款产品是非禁运的,可以卖给我们。其中滋味,在座的人都懂。这TM哪是产品宣讲,简直是爱国主义教育!
图6 帅气的法国大叔,的背影,操着一口流利的法式英文,很好听,虽然有点谢顶。
③单位年终总结大会,所长进行年度总结,说到某下属企业的业绩时讲到该企业刻苦研发,成功研制了某型号的某某设备,打破了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成功第迫使国外同类产品的售价从原来的60多万一台,降为十几万一台”,“虽然这个产品没有为我们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但是这个产品的研发还是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在台下坐着的我似乎能够看到所长头上三条尴尬的黑线。 生意做赔了就赔了呗,非要绕这么大弯子夸一下各个,也是醉了。(你做不出来,就禁运或者卖高价给你;你做出来了,就降价挤垮你。自由贸易去你妈!)
④我们单位一个老师是做基础研究的,搞了点经费想买个扫描电镜。可是老外一听是我们单位要买,就坚决不卖了。还好这个老师在某号称“中国高校の航空母舰”的大学挂名了一个教授,就以该大学的名义买了这台电镜。结果买来这没多久,老外说要来检查,看看是不是真的是高校买来做科研的(-?_-?) 这下尴尬了,电镜都装好了,一大坨,好几吨,搬不走挪不动,这明显是要露馅的节奏啊~~ 这哥们也是人才,想了一个绝招,他找做牌匾的做了个大牌子,上书“XX研究所与XX大学联合实验室”,糊弄老外是大学出钱,在我们单位做的联合实验室。好歹算是吧这一关过了。
2.8 对中国禁运的五轴加工中心[4]
我接触过的有这么几个:五轴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部分集成电路芯片、航空钛合金、碳纤维。
五轴加工中心禁运那时候90年代,我在上大学。它是生产高精度复杂曲面零件(例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好工具,所以被禁运了。据我们老师说当时某厂为了搞一套这种机床花了好多功夫,搞得跟谍报片似得。后来我们自己能搞出来了,禁运就取消了。
数控车床是更早的了,大概是90年前后的事情。禁运取消也是因为我们自己能造了,主要是控制系统软硬件自己能搞了。后来听说貌似我们的机床把欧洲的同行打垮了。
集成电路芯片,这个当初是为了防止我们升级武器电子设备。后来也是一样,我们自己搞出来了。
航空钛合金禁运也是我上学时期听说的。后来……不用说了吧。
碳纤维,当初是论克卖的,死贵死贵还不给上飞机。我还听说有个私企老板去美国考察听说这东西多好多好,然后买了一点样品想试用,结果被CIA给钓鱼执法了。然后这两年东北那边搞出来了,然后我们随便做个电动机啥的都可以论斤买了,真心白菜价。
希望大家指出上面的错误,或者写出一些上面没写,但你又知道的被禁运的技术和设备,谢谢!
三、西方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还能持续十年吗?
虽然不断有所突破,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中国芯片相关尖端技术方面的认知和实践,还是极其愚昧和落后的,CPU等芯片设计、工艺、制造、研发,提了二十多年了,为什么没有彻底的、重大的改观?除了技术研发、抄袭腐败这些网上热议的原因,和大环境也有关。中国庞大又强悍的行政体系,擅长喊口号、能想能写、头脑里天马行空、也善于做思想文章、也能管理。领导擅长也可以管理普通人能力范围内的思想意识、语文言词等,这方面能说能写也能管。这样的管理者选人用人做事,他能想到和做到的只能局限在思想意识、文章口号范围,远离生产实践现状、绝不是专心搞技术研发的。这是病根,却无可奈何。
对于科技研发,能想、能写、能管、还经常喊口号,顶用吗?科技需要创新、需要基于已有成果、需要消化知识、潜心研究、实验、试错、找工艺、优化工艺、制造、优化产品、量产、降低成本...尤其是类似芯片设计研发,更加是复杂、时间长。而如果芯片制造出来了,还涉及到芯片产业、产品、服务相关生态。芯片相对相应CPU指令集、编译器、低级程序、高级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管理程序、工控程序,基于程序的自动化软件、设备、流程,应用核心芯片的安全性、环境可靠性、数据权限、使用成本、服务人群和产业都是严峻复杂的问题。现有Intel+Win/Lin生态,可不是简简单单几款重要芯片可以做完的,他是美国强大的核心技术生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除了科研单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努力外,我们的人才在哪里?海归可以解决一部分,那国内200多研究性高校在干嘛。我们要痛批国内所谓的“高等”教育——极端低等弱智!大学、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唯书本知识的思想理论教育,讲理论并非实用的科技方法,而是几乎与实验、操作、实践、制造、研究、产业界无关的“教条式思想臆造的理论”。你去找领导要实验设备或者相关支持,领导轻描淡写又娴熟的一句话“我们是以知识、理论教育为主”就打发了。每年国家千亿拨款都搞了看不见又实际存在了几十年、或者“拆了建、建了拆”的过水工程了。希望教育形式尽快和产业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西方对中国禁运先进设备和技术,还能持续十年吗?这个问题留个科技管理者、工作者和读者吧。
参考文献
[1] EXBS.Overview of U.S. Export Control System[EB/OL].https://www.state.gov/strategictrade/overview/,2011.
[2]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ntrol of sensitive dual-use goods and technologies[EB/OL].https://www.diplomatie.gouv.fr/en/archives-ne-pas-utiliser/archives-2016/french-foreign-policy/disarmament-and-non-proliferation/france-and-the-control-of-sensitive-exports/article/control-of-sensitive-dual-use,2017.
说明:主体内容来自知乎跟帖,部分关键引文为秦陇纪10检索英文网站核实翻译。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这个产品真的太棒了,用起来非常顺手,强烈推荐给大家!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